字越少,事越大:日产和本田要合并了。
今日,汽车行业爆出了一个惊天新闻。据媒体报道,日本两大车企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将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整合双方资源,以增强在电动化时代的竞争力。
此外,三菱汽车也有可能加入合并谈判。
根据去年的销量,如果合并顺利完成,日产、本田以及三菱合并后的汽车年销量将超过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和大众之后,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这将成为自2021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
日产和本田预谋合并,或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
根据报道称,本田与日产将通过设立一家控股公司进行运营的方式合并,同时双方将很快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
此外,两家公司还计划最终将三菱汽车纳入控股公司旗下。日产目前是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持有24%的股份。
两家公司表示,此次合并将有助于两家汽车制造商与特斯拉和中国电动车企展开竞争,将使日本汽车业整合为两大阵营。
判,但这些讨论仍处于早期阶段,具体是否能达成协议尚未可知。
针对此次合并的传闻,两家公司并没有证实,但也没有否认,均表示:“关于相关报道的内容并非由我公司发布,正如今年3月所宣布的那样,本田与日产正在探讨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如有进一步消息,我们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利益相关方公布。”
此外,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回应称:“本田正在考虑几种选项,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设立控股公司。”
事实上,今年3月日产和本田就在共享汽车零部件和软件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时,本田首席执行官就提出了与日产进行股权合作的可能性。
日产陷入困境、本田销量下滑,合并可快速补齐短板
面对国内车企的强势崛起,日产和本田显然都有些招架不住。
今年1-11月,日产在中国的销量为62.17万辆,同比下降了10.5%。其中,第三季度在中国销量为17.2万辆,同比下跌12.5%。
本田也并不乐观。今年1月至11月,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为74.04万辆,同比下降了30.7%,并且已连续9个月出现下滑。
作为对比,截至11月底,比亚迪今年累计销量已达374万辆,今年大概率会超过400万辆。
就在上个月,日产汽车刚刚宣布了一系列降本计划紧急自救计划,包括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的产能。
同时,日产CEO自愿放弃50%的月薪,而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自愿减薪。
据日产汽车高管最近透露,目前日产可以支撑的时间只剩下12到14个月。
可见,日产和本田目前的处境都不太乐观。虽然两家是仅次于丰田的日本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与丰田的差距非常大,并且面对例如特斯拉等电动车制造商以及中国车企的崛起,前景并不乐观。
如果两家企业进行合并,每年超过800万辆的全球销量,将拥有更大的采购规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更有利的谈判,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供应条件,规模效应更加明显。
此外,合并后双方可以实现产品线的互补,推出更多元化的车型组合。比如,本田在小型车和混合动力领域技术先进、车型受欢迎,日产在SUV和电动汽车领域有优势,合并后可互相补充,拓展市场份额。
在研发方面,合并后双方通过整合研发团队和资源,集中力量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避免重复研发。这将提高研发效率,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更快地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车型。
而在新能源方面,日产和本田因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比如,日产在纯电车领域更具经验,同时在全固态电池方面的研发也更超前,计划2028年量产上车。本田则在混合动力系统方面有着较大技术优势,其独特的两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e:HEV”,既实现了良好的燃油效率,又实现了高输出电机驱动性能。合并后,双方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加快电动化转型节奏,以增强在新能源车时代竞争力。
当然,目前两家的合并还没有准确的时间表,最终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不过,面对如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车企之间抱团取暖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萧健)
()
(来源:站长之家)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为本站原创,另有部分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其中转载部分仅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其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