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重点防治城市升至82个
行动计划是我国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行动计划明确了总体思路,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实际上,我国大气污染物防治重点区域历经几次调整,第一个“大气十条”明确的区域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共47个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区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共80个城市;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明确的防治重点区域为82个城市。
在改善目标方面,行动计划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同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分别提出了改善目标,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行动计划提出了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三是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四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六是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七是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八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九是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
继续发挥“组合拳”效力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在最新的行动计划中,将保留利用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等手段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组合拳”,并将继续加强。
在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方面,过去十年来,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连年增长,累计下达了2000多亿元,尤其是有力撬动了农村清洁取暖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据介绍,我国每年200多亿元的环境保护税收,80%多来自大气领域。目前的环境保护税主要针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下一步,将继续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加快把VOCs纳入征收范围,发挥税收激励约束作用,多排多缴少排少缴,调动企业VOCs治理积极性。
在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方面,重点行业能耗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下一步将继续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修订相关法律,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研究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支撑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复合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传输机理、污染物精准溯源、智慧监管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确实进入了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绿色转型确实要有足够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刘炳江表示,“今年中国空气质量确实有点波动,但是这个波动是正常的,反映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陈辰)
■延伸
抓住四大机遇 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从2013年“大气十条”,到2018年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聚焦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抓住了四大机遇,推进了‘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等五大路径。”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
所谓四大机遇,一是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翻一番。天然气消费量从2013年的近1700亿立方米,到2020年翻了一番。新增天然气主要用于城镇居民消费和煤改气。
二是我国实施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减少钢铁产能、煤炭产能,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此外,长江沿江上千家化工企业搬迁、提标、改造。这些措施推动大气污染物大幅减排。
三是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科技不断进步。科技工作者自主研发大规模、高水平的治理设施,推动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例如,我国先进煤电企业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水平;钢铁企业启动超低排放改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模式,为解决长距离、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和应对重污染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等。
四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创建实施。在督察推动下,地方政府对空气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得以落地,每一条措施从布置、开展到最后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我国现在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国家的煤源性污染基本得到了解决。”刘炳江表示,与此同时,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表现的特点是重污染仍然多发频发,产业结构偏重化工、能源结构偏煤炭、运输结构偏公路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来源:中国商报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为本站原创,另有部分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其中转载部分仅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其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