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只要产品足够细,糟糠、麸皮都有戏”。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州中裕)总部,中国商报记者看到,一粒小麦可利用的部分越来越多,除了可以加工成面粉、挂面、面包等商品外,还能做成谷朊粉、小麦膳食纤维、糖醇、酒精等副产品。
此外,记者还在山东省滨州市的多家粮食企业看到,设备升级、加工程序变精细等方式正在令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
挂面加工车间。
精细加工每一粒粮食 胚芽、麸皮物尽其用
一粒小麦收获后,能做面粉的部分仅占25%,剩下的75%去哪儿了?滨州中裕副总经理付蕊告诉记者,除了适于做面粉的部分,小麦的其他部分(如胚芽、麸皮)中可以提取膳食纤维(可用于生产高纤面制品等产品)、谷朊粉(小麦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蛋白肽(从小麦中转化而来的小分子蛋白)等,一粒小麦可被加工成600多种产品。
相关数据测算,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三大主粮损失率将减少40%,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
在加工环节,让每一粒粮食尽可能地被物尽其用、减少浪费。这对于粮食企业来说,既降低了粮食损耗量,又增加了经济效益。付蕊表示,每吨值1800元的麸皮加工成高纤维产品后,价值达3万元/吨,翻了4倍;小麦粉中提取出来的谷朊粉价值1.6万元/吨,蛋白肽更是达到22万元/吨。目前,中裕已经打造出我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粮食质量。
同样位于滨州市,作为粮食从“田间”运到“车间”再端到“餐桌”的“生产队”,西王集团也正在尝试“吃干榨净”每一粒粮食。在西王集团,记者看到,一粒玉米被做成了淀粉、果糖、玉米胚芽油等一系列产品。西王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最初的初级加工产品淀粉、食用葡萄糖,到后来转型升级生产的药用无水葡萄糖、结晶果糖、用玉米胚芽的玉米胚芽油等,公司每一级产品链的延伸,产品附加值都至少提高了二到三倍,其中仅玉米胚芽的利用就已形成超过50亿元产值。
“在滨州的玉米产业链条上,从玉米变成淀粉,到变成结晶葡萄糖,再到变成结晶果糖,产值依次分别提升1.2、1.57、2.93倍,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实现同等经济价值用粮减少。在大豆产业链条上,相关企业开发生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210余种。从‘初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健康食品’的新型产业链已经在滨州形成。”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玉杰说。
玉米精细加工后的产品。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华表示:“在山东,通过强化绿色循环来实现节粮减损。小麦链条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循环,产出产品600余种;玉米链条原料综合利用率在98%以上;大豆链条开发产品210余种。滨州中裕创新打造的‘三产融合、绿色循环’小麦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山东首个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智能改造粮库 消除库储粮损失
在粮食储存环节,降低损耗是粮库的“头等大事”。11月22日晚,在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现场推进会新闻通气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称,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由10年前的8%降至3%左右。我国粮库储粮的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中国商报记者也在山东滨州粮食和物资储备集团(以下简称滨粮集团)总部看到了粮库的“硬装备”和“软实力”。储粮仓房用上了多参数粮情、智能熏蒸、智能通风、内环流等储粮科技,同时也装备了深紫外光害虫诱捕预警系统,采用了储粮害虫惰性粉、多杀菌素防控等绿色储粮技术。
工作人员巡视粮库。
滨粮集团总经理田明明对记者表示,在粮库中应用这些技术,可有效控制虫霉发生,减少了化学药剂使用,大幅减少粮食失水,在延缓粮食品质下降的同时,也降低了粮食损耗。在一个粮食储存周期,粮库的综合损耗率从1%降至0.4%,储存能耗降低50%,吨粮保管成本降低30%。
粮库里的“硬装备”也为每一粒粮食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谷物冷却机是实现绿色低温储粮的关键设备。”东方孚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在粮库里“发烧”的粮食更容易损耗,谷物冷却机就像一台空调,能够为粮堆降温冷却。粮库工作人员通过编程,可以精准控制这款设备的恒温恒湿,也可自定义出风温度、湿度。
据杜玉杰介绍,滨州市大力推广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三合一”储粮技术,改善仓房性能,实行粮食分类分仓储存。近三年来,滨州市的粮食综合损耗率在0.4%左右。
节粮减损正在成为新风尚
“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要继续发展全谷物产业,深入研究米糠、麦麸、豆粕、豆皮等高值化利用技术,力争做到‘吃干榨净’,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耗。”
从农田到餐桌,粮食在收购、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标准也在引导降低损耗。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与粮食相关的国家标准有386项、行业标准有286项,基本覆盖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已基本建成。
粮食在全产业链被“吃干榨净”后产出的相关产品展示 。
全链条节粮,也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在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方面,刘焕鑫表示,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正在制定中,未来将积极开展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示范,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绿色优储”,以“保质保鲜、常储常新”来促进高水平节粮减损。
“未来,滨粮集团也会争取不断升级改造仓储设施,积极应用科技储粮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田明明表示,“在‘绿色优储’管理措施和储粮技术方面,集团仍会不断深耕。”
“麦麸、米糠、玉米皮等是粮食加工中的副产物,通常是被‘废弃’的部分,用来制作饲料。我们已经证明了,每一粒粮食的每一部分都不应该被浪费。未来,我们还会聚焦粮食的适度加工,争取‘吃干榨净’每一粒粮食。” 付蕊说。
“我国的节粮减损措施涉及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未来仍需各方协同发力。” 刘焕鑫说,“如促进粮食运输高效低耗,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进程;积极探索粮食损失损耗调查评估方法,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粮食产后损失损耗情况,促进节粮减损成效可量化。“
(来源:中国商报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为本站原创,另有部分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其中转载部分仅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其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