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一颗稻谷除了提供食物的部分外,剩下的还能做什么?中国商报记者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阜宁县看到,一粒稻谷经剥壳处理后,原粮就地加工成可以吃的大米、米粉、特色糕点等,稻壳被当作发电原料输送到电厂,米糠则被送到车间加工成食用油……稻谷的每一个部分都物尽其用,哪怕是谷壳,也在为当地农民创造着经济效益。
谁把稻谷“吃干榨净”
“糯米浸泡一夜,经过爆炒、淘洗、磨粉、制坯、蒸熟等工序,最后均匀切成1毫米的薄片,手工制作的阜宁大糕就完成了。”在江苏阜宁县的江苏欧尼亚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碌、有序地制作、包装阜宁大糕。
工人们正在制作阜宁大糕。
一颗稻谷经过烘干、剥壳、筛选等加工工序,身价倍增。
“原材料糯稻的价格为1.9元/斤左右, 加工成阜宁大糕后销售价格能达到15元/斤以上,加工过程增值空间较大。” 江苏欧尼亚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也尽可能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延长阜宁大糕的自然保质期和保鲜期,使阜宁大糕由传统季节性食品转变为常态化的休闲保健食品。”
被食品加工企业留下的稻谷壳、米糠也在这里找到了去处。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的产业园内,年产10万吨的现代化大米生产线格外显眼。“除了将稻谷加工成可以吃的大米外,稻米加工中留下的谷壳将被送往县里的稻壳燃料电站成为发电的原料;米糠则会被送进其他米糠油加工厂或淀粉糖浆生产企业,用来榨油或生产下游产品。”江苏射阳大米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姜必胜说。
目前,“原粮—谷壳—发电”“原粮—米糠—米糠油—糠粕—饲料”的粮食产业链在阜宁县、射阳县较为常见,上下游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了“集聚效应”。
谁在为产出后的稻谷“护航”
从田间收获到被端上餐桌,一颗稻谷要经历“生产、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五个环节。《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如果我国粮食收购、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个至3个百分点,那么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损失率将减少40%,可降低损失约1100亿斤。
自2017年全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粮食企业围绕“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精打细算”,纷纷为粮食生产线、仓库装上了“硬科技”。
来到生产线的稻谷接受着严格的“压榨检验”。“我们尽可能地把有限的产出变成食物,减少损耗浪费,增加效益。”中粮米业(盐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年稻谷加工能力为513万吨,年小麦加工能力为771万吨,年大麦加工能力为83万吨,年面条加工能力为24万吨。同时,公司通过低温轻碾工艺有效提高稻谷3%至5%的出米率,每年可节约稻谷0.6万吨。
粮食企业里的“硬科技”。
在储藏环节,“硬科技”为稻谷保驾护航。“农民挣的都是分厘钱,对他们来说,粮食产出后的储藏上能节省几毛钱都是很大的收益。”柏特粮食设备有限公司的胡剑云仅在一台吸粮机上就投入了上千万元研发费用,她算了一笔账:“一个人运送散装粮的一天工资大概是500元,一天大概能运600吨。但如果用设备的话,每小时大概耗电65度左右,1度电花费0.5元,运1吨粮食大概仅使用0.7度电,用电的成本要比人力运输的成本低很多。”
吸粮机。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在用“硬科技”为稻谷算“产后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实现应用环流熏蒸、粮情测控、机械通风、气调储粮、低温准低温仓容为3.18亿吨、7.1亿吨、7.8亿吨、0.46亿吨、1.77亿吨,分别占完好仓容的45.6%、100%、100%、6.7%、25.3%。江苏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约占全省完好仓容的50%,位居全国前列。
农民变工人,不离土不离乡
一颗颗稻谷令当地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我们以高于市场普通粳稻0.4—0.6元/斤的价格收购本地优质糯稻做原材料。”江苏欧尼亚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我们公司就带动了200多名本地人就业。我们也计划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为东方甄选等大规模的网络销售团队提供充足的货源供应,同时带动更多的当地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江苏欧尼亚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的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包装产品。
“优粮优价”也令当地的粮食企业、农民卖粮、种粮信心满满。提起自家公司的产品来,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祚鼎底气十足:“我们优价收购农民的优质粮食,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自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我们坚持本土化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坚持种、收、储、加、销全程质量追溯全覆盖,为江苏大米做强做大做优贡献苏垦米业力量。”
“消费者爱吃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市场销量反馈优质粮食产品一斤能卖到20元以上。消费者爱吃,农户爱种,这是双赢。”姜必胜说,“公司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加强种植源头管理,全过程机械化可有效减少生产用料。建设以芯谷里为代表的5.2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发展20万亩订单农业,辐射带动周边1.7万农户累计增收4.8亿元。使农户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产业链增值更多留在镇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优质粮食产业还有增值空间
在“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上,粮食产业还有增值空间。
江苏省部分粮油产品展示。
在粮食储存上,“硬科技”能发挥的作用不止于此。“在储粮科技、装备上还有改进的空间。”胡剑云说,“粮库的环境清理、温度控制还能再智能一些,成本也有下降的空间。”
在粮食产品升级上,更多的粮食企业“摩拳擦掌”。王祚鼎表示:“水稻全身都是宝。例如过去用作动物饲料的米糠,现在经先进压榨提炼工艺,已经变为健康营养的食用油产品。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谷物发酵饮品、预熟化杂粮米、稻米油等精深加工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吃干榨净’理念,产品线将会更加丰富多样。”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涉及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粮食产业结构越合理、布局越完善,上下游融合度越高、协同性越强,粮食安全的根基就越牢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聚焦优粮优购,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鼓励多元主体入市,培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粮食购销企业和经纪人,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好粮食卖上好价格”的鲜明导向;要聚焦优粮优储,推广绿色储粮技术,推行分品种、分类、分仓储存,形成支持优质专用品种发展的完整链条,切实解决‘前端优质、中端混杂’的问题;要聚焦优粮优加,优化产能结构,大力发展适度加工,推动粮油副产物梯次利用;要聚焦优粮优销,完善物流网络、升级销售业态,畅通优质粮油消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部分内容为本站原创,另有部分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其中转载部分仅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其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